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教学改革项目结题检查(23年立项项目)
发布者:科研平台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5-19 查看:10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材料提交时间:
2025-04-10至2025-10-31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
1 | 应用型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融入创业创新的模式研究 | 肖永强 | 公共体育教学部 |
2 | 三晋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 田冰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智能网联汽车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与实践 | 王欲进 |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
4 | “四新”建设背景下微分方程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王振国 | 数学系 |
5 | “互联网+”背景下《园林花卉(识别 与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 张抗萍 | 艺术设计系 |
6 | 基于智能辅助设备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太原学院为例 | 张晓鹏 | 教务处 |
7 |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 关欣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8 | 基于 LDO芯片设计在CMOS 集成电路设计教学中的新范式与新理念 | 高红霞 | 智能与自动化系 |
9 | 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 李瑞军 | 文化与旅游系 |
10 | 基于双创导向的物联网技术实践课程产学一体化路径研究 | 张科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11 | 基于CDIO-OBE理念的物联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舒婷 | 智能与自动化系 |
12 | 山西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课程改革 ——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为例 | 张俊霞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 | 基于OBE-CDIO理念的《概率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陈丫丫 | 数学系 |
14 | 新时代思想指导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工程学科交叉教学的探索 | 赵亢 | 管理系 |
15 | 新时代人才战略强国背景下应用型本科 增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王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6 | 基于“问题链模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 任姣丽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7 | 习近平“人民城市”理念融入城市管理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 | 米娟 | 管理系 |
18 |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改革与实践-以《经济学原理》课程为例 | 刘凯 | 管理系 |
19 | 新四化牵引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升级改造路径探索 | 王兴 |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
20 | 红色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研究——以太原学院为例 | 张臻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1 |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探索与实践 | 郝妍琴 | 教务处 |
22 | 基于OBE的人工智能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以Pyhton课程为例 | 苗丽娟 | 智能与自动化系 |
23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学建模课程情境体验式教学改革研究 | 杨宝军 | 数学系 |
24 | 融合双创教育和学科竞赛的《人工智能》开放式教学与研究 | 冯晓媛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25 | 双创背景下OBE理念在《园林树木学》教 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 李秋玲 | 艺术设计系 |
26 | 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声乐主科主为例 | 刘柯 | 音乐系 |
27 | 应用型高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与应用 | 李建利 | 数学系 |
28 |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劳”“育”课程协同融合的实施路径研究 | 张先平 | 艺术设计系 |
29 | 基于双碳目标下的项目化《供热工 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黄莺 | 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
30 | 课程思政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 | 张驰 | 艺术设计系 |
31 | 应用型高校实验教学“理论+实践+评价”三位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 张霞 | 公共实验中心 |
32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水处理生物学教学改革 | 霍霄妮 | 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
33 | 多元化教学模式下《社区心理学》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 王晓炜 | 教育系 |
34 | 数字化赋能 双创驱动 ——《酒店财务管理》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 韩英 | 文化与旅游系 |
35 |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构造Ⅰ》“金课”建设的探索 | 苏敏静 | 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
36 | 跨学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 成坤 | 艺术设计系 |
37 |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3+1冠名班”校企协同育人 模式研究 | 李吉艳 | 管理系 |
38 | OBE理念下财经专业“三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 张照琳 | 教务处 |
39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OBE-CDIO 的机械系统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 张博 | 机电与车辆工程系 |
40 |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课程建设与开发——以《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为例 | 杨翠峰 | 文化与旅游系 |
41 | 线上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思政的课程构建与实践研究 | 赵俊萍 | 教育系 |
42 |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 李俊彦 | 外语系 |
43 | 涌现性教学模式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 金波 | 财经系 |
44 | 幼儿教师职前立体化师德养成体系构建与优化 | 侯莉芳 | 教育系 |
45 | 《健美操选项课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 张艳永 | 公共体育教学部 |
46 | 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以太原学院园林专业为例 | 郭建忠 | 艺术设计系 |
47 | 基于OBE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生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与应用 | 昌秦湘 | 艺术设计系 |
48 | 大数据时代外语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 | 王建梅 | 外语系 |
49 | CTF竞赛驱动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贾晓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50 | “专创融合”的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传感器技术》课程为例 | 李晓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51 | 互联网+测向运动教研室建设路径研究 | 赵承勇 | 公共体育教学部 |
52 | 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 张晶晶 | 外语系 |
53 | “智能+”时代山西高校旅游类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与实践 | 白宁 | 文化与旅游系 |
54 |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 任婷婷 | 公共体育教学部 |
55 | 数字赋能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交互生态体系构建 | 郝强 | 外语系 |
56 | 基于PBL与OBE融合的《实验心理学》 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 | 栗文敏 | 教育系 |
57 | 以科教融合为导向的工科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 郭婷婷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58 | 基于翻转课堂的同伴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李京焱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59 | 建构主义视角下《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 刘晶 | 教育系 |
60 |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 张秀玲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61 |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例 | 张彩霞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62 | 科研融入教学在新工科课程中的应用—以《新能源材料》为例 | 王军丽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63 |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孙丽 | 外语系 |
64 | 基于OBE-CDIO理念的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齐晋 | 财经系 |
65 | 基于“BOPPPS-CDIO”模式的 发酵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赵欣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66 | 思政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民俗学课程体系探索 | 贾安民 | 文化与旅游系 |
67 |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下经济管理类《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刘虹 | 财经系 |
68 | 基于OBE理念的数字化大学数学课程教改与实践 | 丁玮 | 数学系 |
69 |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创业基础》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 王晓霞 | 工程训练中心 |
70 | 基于实验探索和创新能力导向下高校设计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析 | 董锦 | 艺术设计系 |
71 | 12345校协合作应用型投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和晨阳 | 财经系 |
72 | 文体学课程跨学科教学设计研究 | 李瑾 | 外语系 |
73 | 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健身棒在高校开设的必要性研究 | 朱清华 | 公共体育教学部 |
74 | 新工科与工程教育背景下数据库课程融入云原生技术栈的教学模式改革 | 常浩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